Jul-Oct 2026 | 正念

正念 – 培養同等心

正念是一種帶着覺知及平等心的能力,不少人將正念誤會成一種平靜或安詳的境界。其實正念只是佛學核心教導的八分之一;若正念沒有另外七種能力互補,便容易讓練習者產生細微的自我壓抑,長遠會變成修行的障礙。

這個課程將佛陀2500年前的智慧,以簡單直白的方式讓學員有效地將所學應用到生活中必會遇到的人生課題,如:情緒疏導、安然自處、衝突處理、關係梳理、職場發展以及人生規劃等。

課程目的是希望幫助學員安然地順着生命之流去走,讓靈性修行與生活合而為一,放下對教條及不同境界的執着,做回最真實的自己(authentic),同時領回本有的力量創造一個理想、幸福及有意義的人生。

14週的課程由淺入深,分三節進行,包括第一節介紹佛學基礎理論、第二節在家應用實踐及第三節深化佛學的教義,讓學員能夠善巧地運用佛學面對生活的種種課題。視乎需要及時間限制,第一節可作為一個8天的深度研習工作坊並獨立報讀,而完整報讀整個14週課程,則可作為一個獨立的師資單元或300小時師資培訓的其中一個必修項目。

 

第一節:

8天培訓

第二節:

10週自修

第三節:

10天培訓

8天正念深度研習工作坊

佛學的基礎

X

X

14週正念師資培訓*

佛學的基礎

佛學的應用

深化對佛學的運用及理解

*若修讀正念師資培訓課程或300小時高階培訓,學員必須於同年內無間斷地完成一連三節的課程。

 

第一節:佛學的基礎(共8天、可獨立報讀成為深度研習工作坊)

- 佛學的來由與核心理論

- 佛學理論與日常生活的關係

- 介紹佛學的禪修方式

 

第二節:將佛學應用到生活中(共10週的自修時段)

- 以《念住經》為主軸,每兩星期轉換練習主題,由淺入深地讓學員體驗將所學應用在坐禪、瑜伽及日常生活中

- 學員須遞交修行手記,讓導師更有效理解學員的學習進度與困難

- 每兩個星期一次線上課,學員分享練習體驗及獲得個人化的指導

 

第三節:深化對佛學的理解與應用(共10天)

- 將十週的自修體驗與第一節的課題結合,讓自身體驗與教學理論融會貫通

- 詳細介紹其他佛學理論

- 將佛學理論應用在不同的生活範疇上,如照顧情緒、處理衝突、促進關係和諧等

- 將佛學應用在教室裡以及課程編排上

培訓時間表:

8 天的師資訓練:2026年7月9-12、16-19日
10週的自我研讀:2026年8月1、15、29、9月12、26日 (星期六晚上網課)
▫ 10天的師資訓練:2026年9月30-10月4、7-11日

專業認證:

這單元是 300小時高階培訓的必修單元,也可以是一個個人進修的課程。學員必須投入參與整個訓練過程,包括準時交指定作業,才能獲得美國瑜伽聯盟(Yoga Alliance)的認證。

300小時高階培訓
1. 陰陽瑜伽 / 瑜伽經
2. 正念

3. 做自己

課程大綱:

體位法練習
  - 陰陽瑜伽體位法練習
  - 體位法中收攝、各種止與觀的培養
  - 坐禪練習中收攝、各種止與觀的培養
  - 從體位法與坐禪中觀察身體、感受、心境狀態以及萬物的運作方式

能量學
  - 學習觀察身體不同的微訊息以加深對因緣和合、無常、無我以及空性的了解

佛學與生活應用
  - 佛學的來由
  - 佛學與瑜伽哲學的異同
  - 倫理與生活
  - 十二緣起、四聖諦及八正道
  - 五蓋、五取蘊、七覺支、二諦、三解脫門、四無量心
  - 佛學的禪修方式:止與觀
  - 介紹《安般守意經》
  - 將《念住經》應用於行住坐臥及生活各個範疇中
  - 以淺顯易懂方式解構《心經》
  - 反觀自己的生活態度及做人處事方式,學習從錯誤中學習
  - 了解自己的慣性能量,學習包容及轉化它們

日程參考*

八天及十天培訓:

09:00 – 09:30行禪

09:35 – 10:00坐禪

10:10 – 11:30體位法

12:00 – 13:30理論

15:00 – 16:45理論

17:00 – 17:30茶禪及分享

17:30 – 18:00身體掃描

*日程將因應教學進度而調整  

課程後獲得的果:

8天正念深度研習工作坊

加深對佛學與禪修的了解

有效地將佛學及正念應用於生活上

更輕鬆自在地面對生活不同課題

對自己及他人更仁慈及包容

啟動禪修的引擎,讓你能輕鬆獨自坐禪、行禪及食禪

14週正念師資培訓

增加對佛學禪修的見解,幫助自己活得更自在

立體地將佛學及禪修練習應用在生活及瑜伽教學中

鬆開對教條及完美主義的執着

懂得將困難變作生命轉化的動力

懂得與情緒共處,並解讀背後的訊息

更清楚個人身口意的動機以及潛在帶來的後果

認識及包容自己的習氣,同時更有技巧培養美善的特質

有能力面對現實,踏實做人

清晰人生方向,有能力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

有意識地生活,減少不必要的情緒、自責及後悔

練習範圍與作業:

8天及10天培訓:

瑜伽練習

行禪練習

坐禪練習

食禪練習

身體掃描練習

反思手記

群組練習、報告及分享

 

10週自修:

瑜伽練習(每兩週轉換主題)

坐禪(每兩週轉換主題)

生活應用練習(每兩週轉換主題)

禪修及佛學應用手記

備課清單(必須在課程開始前完成):

  • 《佛陀之心》一行禪師
  • 《Transformation and Healing》一行禪師
  • 關係中的修行之和自己的關係》Janet Lau
    {# Set this to false to hide the close button #}
    WhatsApp Logo Whatsapp us!
    ×